“境界”与“意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它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24 6:5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第一次正式使用“境界”这一概念作为规范古典诗词的最高美学范畴。不过他在使用这一范畴的同时,还继续使用着古典美学的另一个重要范畴——“意境”。那么,“境界”的涵义是什么?“境界”和“意境”又是什么关系呢?<br>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更有甚者,把王国维所说的“有境界”就当作“境界”。如有人说:“所谓‘境界’,就是具有‘真景物’、‘真感情’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形象。”(姚全兴《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见《〈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这种“唯有白马是马”的命题,即使对于“意境”,也嫌过于简单狭隘,更不用说对于揭示艺术本质规律的“境界”。<br>
    在众多的评论者中,叶嘉莹对“境界”说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一个。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专门对“境界”一词的义界进行了探索。她衡量了许多评论者的观点,又对“境界”这一词的训诂、出处、习惯用法以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取义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指出王国维有把它作为“评词基准之特殊术语”用法的时候,也有把它作为“一般习惯用法”的情形。“境界”一词作为评词基准之特殊术语,叶氏是这样解释的:<br>
    《人间词话》中所标举的“境界”,其含义应该乃是说,凡作者能把自<br>
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同样<br>
得到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br>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叶氏是这样分析的:<br>
    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br>
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br>
‘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br>
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br>
    叶嘉莹的这些分析未必准确,但她能指出“境界”一词在《人间词话》中“不同一”的情况,却是难能可贵的。<br>
    除了指出“境界”这一概念在《人间词话》中“不同一”的情况外,叶氏对“境界”一词的出处及本义的探讨对我们也很有启发。“境界”本为佛家语,叶氏查得这一术语在佛教经典中意谓“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她引用《俱舍论颂疏》为之解释,《俱舍论颂疏》云:<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