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2019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14 19:27: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2019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在分析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认为这缘于他的“刻暴少恩”。以上见解都是很精辟的。当然,司马迁在探寻因果关系的时候,往往也误入宿命论的歧途。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在叙述李广事迹时,突出这位名将的不幸,写他总是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而对于大将军卫青,则以“天幸”二字为叙事主宰。讲述卫子夫如何得到武帝宠爱、立为皇后,以及卫青尚平原公主等事,都突出卫家的幸运。在《留侯世家》一文中,又侧重于所谓的天意。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是天意,张良称刘邦成功是天授,自己有机会为刘邦出谋划策也是天授。司马迁本人也深有感慨地说:“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一般情况下,司马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略写。《史记》人物传记写了许多生活琐事,司马迁之所以对这些生活琐事详加叙述,就在于它们在人物的活动中带有原始动因的性质,是诸多事象得以生成的根源。《史记》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和主线相关的事件都是详写的对象。《商君列传》一文以任法为线索,司马迁认为这是决定商鞅命运的根本原因,他的成功源于变法用法,他的人生悲剧也由此而引发。文中详写商 鞅以刑名之学游说君主,在秦国掌权之后又主持变法,太子犯法他绳之以法,最终又因推行变法而被杀。而对于商鞅身亡家灭的结果,司马迁只作简单的交代,没有过多的铺叙。总之,《史记》许多篇章的详写与略写,往往和对因果律的展示密切相关。
  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来。西汉前期的重大事件莫过于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在叙述这两个事件的原委及经过时,司马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写荆轲刺秦王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写鸿门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写灌夫骂座和东廷辩论则或冷或热,对比鲜明;写长乐宫诸侯君臣始朝仪,则秩序井然,庄严肃穆。不同场面有不同的气氛,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固然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善于追根溯源,总是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史记》的叙事没有对表面现象的相关陈述。
  B.司马迁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对项羽失败的原因以及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都很精辟。
  C.《史记》中的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且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离不开司 马迁对始因的苦苦思索。
  D.《史记》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不管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都写得条理清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非常重视探究事件的因果关系,但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都是正确的。
  B.司马迁叙事详略得当,往往详写事情发展的起因,略写事 情发展的最终结果,《史记》中许多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调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将荐改秩,常推其友刘琦,佐曰:“世无此风久矣。”并荐之。
  熙宁初,为秘阁校理。王安石与之善,以为三司条例检详官,改右正言、知谏院。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均输、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何异王莽猥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