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2019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2019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全科试卷(7科7份)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英语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9届高一年级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陨落(yǔn) 帷裳(chánɡ)
B.靡室(mí) 纤维(xiān)契阔(qì)公姥(mǔ)
C.伶俜(pīnɡ) 遗施(wèi) 否泰(pǐ) 鲑珍(xié)
D.拾掇(chuò) 吐哺(pǔ) 羁鸟(jī) 樊笼(f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尔卜尔噬 夙兴夜寐 信誓旦旦 雨雪霏霏
B.杯盘狼藉 青青子衿 食野之萍 欲盖弥彰
C.踯躅不前 情投意和 窈窕无双 藕断丝联
D.同心离居 越陌度阡 譬如朝露 守拙田园
3、“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对下面各句中这种用法的“相”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⑥誓不相隔卿
⑦誓天不相负⑧蹑履相逢迎
⑨怅然遥相望⑩不得便相许
A.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
B.①③⑤/②④⑦⑩/⑥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⑧⑩/③⑦⑨
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5、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匪我愆期(拖延)②小人所腓(遮蔽)
B、①采之欲遗谁(赠送)②但为君故(但是)
C、①誓不相隔卿(你,指兰芝)②便可白公姥(告诉)
D、①少无适俗韵(迎合)②始适还家门(出嫁)
6、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①凌万顷之茫然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③赍钱三百万
B、①何言复来还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①狗吠深巷中②渺渺兮予怀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D、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为仲卿母所遣
7、下列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岁亦莫止②言既遂矣③蒲苇纫如丝
B、①距关,毋内诸侯②猃狁孔棘③处分适兄意
C、①契阔谈䜩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①令将军与臣有郤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足以荣汝身敢以烦执事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敢兴兵以拒大王夙兴夜寐,靡有朝
D、乃投水而死秦王还柱而走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的写作工夫。
②他用笔坦然利落,,从而显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虽是五首诗,读来却觉_________,岭断云连。
④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________,足为我们的典范。
A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倚马可待
B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倚马可待文不加点
C一气呵成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D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果长期玩手机、用电脑打字,拇指和手腕活动频繁,控制拇指活动的肌腱桡骨茎突部的腱鞘内反复摩擦,就会产生炎症反应,造成局部水肿和纤维化。
B.通过警媒密切合作,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在江夏区藏龙岛一栋乡村别墅中,将一伙正非法准备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的团伙一网打尽。
C. 由于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频发爆破事故,广电总局要求从事影视烟火爆破特效作业的单位和相关人员严格筛选,实行资格准入制度。
D.醉驾司机文化程度与守法自觉性、安全意识不成正比。来自武汉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者、中等收入人群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6分,每小题2分)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