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查测试高一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江苏省淮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查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6.1
试题分值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粜卖(tiào) 包扎(zhā) 坍圮(qǐ) 涮羊肉(shuàn)
B.跫音(qióng) 监生(jiān) 熨帖(yù) 少不更事(ɡènɡ)
C.慰藉(jiè) 狙击(jū) 弹丸(dàn) 妖童媛女(yuàn)
D.苔藓(xuǎn) 歆享(xīn) 绿林(lǜ) 曝背谈天(pù)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辜负 脉膊 编辑 一筹莫展
B. 余瑕 磋商 震慑 亘古不变
C. 门槛 猝然 寥落 方兴未艾
D. 纰漏 幅射 剥蚀 各行其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目前,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沸反盈天。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对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
B.著名演员陈道明睿智而沉着,既有一介书生的儒雅书卷气,又有“王侯将相”的英雄霸气,他的风度让观众侧目而视。
C.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D.对这件事的处理,他本来就老大不高兴,你再这么一附和,更是抱薪救火,只会激起他的更大不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地坛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的原因是旅游业还未兴起造成的。
B.我在朦胧中,又隐约看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C.他是个暴躁的老头,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D.荡着小船,唱着歌曲去采莲虽然是有趣的事,但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5.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6.下列各句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美好的样子,借代月亮。)
B.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光与影和谐的旋律比作梵阿玲上演奏的名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美丽、和谐。)
D.(古园)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 文言文,完成7~11题。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