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期中联考高一全科试卷(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5 9:50: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doc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黒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
  第Ⅰ卷
  一、 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3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敢以烦执事(执掌这件事)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恩惠)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夫晋,何厌之有 (满足)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3.分别比较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吾其还也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两个“其”不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B.①②两个“其”相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C.①②两个“其”相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D.①②两个“其”不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烛之武深明大义,虽然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出城劝说秦王退兵。
  B.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充分利用秦晋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
  C.秦王信服烛之武的一个原因是烛之武处处为秦考虑,先分析“越国以鄙远”的难度,接着分析秦晋的利益关系,最后分析存郑的好处,利害关系明了,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D.烛之武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离间双方,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犯秦,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戒心,这也是秦伯退兵的一个原因。
  5.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战争也是讲究礼仪和行为规范的。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烛之武退秦师》就说明了这一点。
  B、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