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及导学案(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7 8:21: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份。

  《大道之行也》
  这篇文言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文章紧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因为作者是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所以对人类美好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向往,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这就是作者描绘的“大同”社会。
  初中生学习本文不宜要求过高,能粗知内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练地背诵全文,为将来进一步消化它创造条件。学习本文要理清:“大道”和“大同”两个概念。“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1.以诵读为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
  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1课时
  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4.自主探究
  一、新课导入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大道之行也》
  请上网查一下本文的背景,简要地写在下面。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朝代)戴圣(姓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等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
  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和睦(mù)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3.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拔。)
  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
  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3)一词多义
  为:①天下为公(动词,是)
  ②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动词,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亲。)
  (4)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4.语文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