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2980字。
芦 花 荡
孙 犁
教学目的
一. 快速阅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
二.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三. 学习小说中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体会写景对文章的作用。
四. 体会文中在叙事中所洋溢的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二. 把握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进行预习。
了解河北白洋淀的地理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苇塘(wěi ) 竹篙(gāo ) 疟子(yào )
寒噤( jìn ) 吆喝(yāo he ) 蹿 (cuān )
仄歪(zè ) 飒飒(sà ) 泅着(qiú )
穿梭(suō )
2. 解释词语
尖利:尖锐,锐利。
能耐:技能,本领。
悠闲:闲适自得。
央告:央求。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也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吆喝:大声喊叫。
二. 导入
电影《黄河绝恋》、《紫日》、《敌后武工队》等都是反映抗日斗争的,最近又在重拍《小兵张嘎》,在这些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中,让我们感受到群众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更让我们认识到群众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它让我们至今难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发生在抗日战争岁月里的一个故事。
1. 作者孙犁
孙犁,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安平县人。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芦花荡》等集子中。建国后还创作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等。
2. 请学生介绍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以及河北白洋淀的情况。
三. 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 快速阅读课文, 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段落和句子。
明确:事情有:他运输粮草,护送干部;送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进苇塘;设计圈套钩住鬼子,痛砸鬼子等。
句子,如:“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个 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