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4790字。
14、故宫博物院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4.进一步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宫殿”,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教师出示从网上下载的故宫图片)
②简介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二、扫除文字障碍:
1.正音解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诏(zhào)书 鎏(liú)金
肃穆(mù) 奏极(zòu)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迥然不同(jiǒng)
玉玺(xǐ)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修缮(shàn)
2.解释词语:
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攒:聚集,集中。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琉璃: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藻井:(见课本注释)
蟠龙:(见课本注释)
中轴线:中心线。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2)故宫在哪儿?是什么时候的建筑?有怎么样的地位?故宫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
明确:故宫,“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二个字,三个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2)故宫总体上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的代表性建筑是什么?(图1)
(3) 请根据文章内容划出游览路线示意图。(图2)
(4) 理清说明顺序(图3)
①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②文章采用怎么样的结构,如何分段?
〈1〉介绍故宫概貌。(1-2)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3-15)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