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全科试卷(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6 7:35: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 三 语 文                  2017.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保密通信的密钥。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发现。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
  “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内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潘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置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
  (取材于2016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
  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
  C.爱因斯坦称孙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2.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保密通信。
  B.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
  C.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保密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
  材料二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墨家逻辑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学八条”。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并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可以说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科学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发展,至秦骤衰,其湮灭的原因令人深思。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把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墨子的科学思想把自然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独立对象,强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这样,墨子科学思想就和上述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规模。工匠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墨家的科学活动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和工匠阶层兴起而兴盛的。由于手工业技术被抑制,墨家科学思想也难以深化。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对一个思想体系来说,一部分的湮灭当然会影响另一部分的发展。墨子的政治思想不被重视,这对墨子科学思想的流传发展是不利因素。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是“重人文,轻理工”,知识阶层奋斗的目标是熟读儒家经典,以期金榜题名。失意者则在老庄和佛学中寻求解脱。工匠和知识分子的活动被远远隔离,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不仅墨子科学思想的湮灭是不可避免的,连一般的研究自然的科学活动也受到阻碍。
  墨学的复兴是在清末民初。当时列强环伺,民族危机严重。危机促成一股奋发图强、自立救国的思潮。欧洲列强“船坚炮利”,使中国“木船土炮”相形见绌,迫使人们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墨经》再次受到重视。近代中国治墨学者从墨子思想中主要汲取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及与近代科技思潮本质上类似的科学思想。
  (取材于邢兆良相关文章)
  3.对我国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先贤墨子的名字来命名,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B.墨家的逻辑体系是全球三大古老的逻辑体系之一,也是科学的基础之一。
  C.墨家经典《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子通信。
  D.墨子设计的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它是量子通信的基础。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墨子科学思想湮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的科学思想是符合占统治地位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的。
  B.“重农抑商”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墨家科学思想难以深化。
  C.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D.“重人文,轻理工”的思想使自然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
  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贤:敬称,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B.湮灭:“湮”读作yān。“湮灭”的意思是埋没,磨灭。
  C.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侵略战争。
  D.汲取:“汲”字共6画,第四画为“ ”。
  材料三
  儒墨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者具有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的“禹之道”,这些内容在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得到了体现。恰好鲁迅的故乡绍兴被视为夏禹遗泽之地,他对绍兴“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的风俗有自豪的肯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