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0字。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重庆南开中学 侯加干
教学手记:这是本人所上的优质课的教案,其中引用了课件的部分图片。这堂课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一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得益于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初一的学生年龄小,比较感性,因此图片的使用比较切合学生的接受实际;同时小小的表演,采用叙事的方式,也是初一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且很感兴趣的;另外,本人在课堂上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探讨,始终面带微笑,为学生营造了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是知识点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而又打破了常规的老师讲解、学生记忆的窠臼,探索了一种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主要得益于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竞争激励的环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适当的扩展如尊称与谦称的使用、文言省略现象,并把扩展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达到了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人不吝赐教!
e-mail:hjg321@126.com
qq:2227447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范读和诵读,纠正读音;组织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通过复述,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价值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4.扩展目标:通过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和尊称、谦称的常见用法。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启发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对友人形象和元方形象的判断
【教学手段】幻灯片
【教学方法】启发式、诱导式、激励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回答,师总结)孔融让梨的仁爱尽人皆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曹冲称象的机智更是童叟皆知……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接下来我们将结识聪慧机敏的小元方,共同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二、听朗诵,并齐声朗读
首先,请听课文朗诵,注意标出自己没有把握的字音。
刚才范读读得很好,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思考词义。(学生读)
(通过范读和学生颂读,基本消除字音障碍,并使学生获得整体感知。)
三、关键字词解读,理解文意
仅仅读准字音,把握音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理解文意,请大家结合注释快速默读课文,弄清屏幕上字词的意义。看谁记得多。
学生争相回答字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