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9张。含配套教案,约2070字。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内容。
2.知道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3.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探究一:我国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一)背景
1、外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内因: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二)过程:
1. 思想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春)
(1)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⑤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明确目标:中共十四大(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