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7.9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21 17:45: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含听力)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化学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地理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历史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生物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数学(理)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数学(文)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物理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英语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英语听力.mp3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期末)政治试题.doc
  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绝代画师吴道子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以来,首次驾幸东都洛阳。大概就是在这次陪驾期间,御用画师吴道子与书法家张旭、大将军裴旻相聚洛阳,联袂献艺,“各陈其能”,裴剑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洛城士民直呼“一日之中,获睹三绝”。
  若干年后,裴旻丧母,以金帛为礼,请吴道子为治丧在天宫寺画神鬼数壁。吴道子送还礼品,告裴旻说:“我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通幽冥。”裴旻应吴道子的要求,当众舞剑,剑法惊绝,“观者数千人无不悚栗”。观裴旻舞剑毕,吴道子当即挥毫作画,“俄顷之际,魔魅化出,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唐李冗《独异志》)。
  中国绘画是以庄子哲学为精神宗旨的。庄子认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是“以天合天”,即在人与对象的双重自然状态下实现物我浑融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生命最真实和自由的展现。《庄子•田子方》载,宋元君招试画师,应试者皆循规拘礼,唯有一后到者,“解衣盘礴赢”,任性自然地投身于画作。宋元君称此人为“真画者”。所谓“真画者”,是突破规范束缚而进入自由率真的创作状态的画家,他将绘画展现为自然神妙的创作——“以天合天”。这个“真画者”的形象,就是庄子为后世中国画家塑造的模范。
  在各种现实拘束下,画家要进入“真画者”的自然状态,就需要借助适合于自己的特殊手段。吴道子观裴旻舞剑,“见出没神怪”而“挥毫益进”,这“剑舞”的首要效力,就是帮助他从日常束缚中解脱出来,跃进到高度自由的创作状态。当然,吴道子与中国艺术史上诸多才情卓绝的大师一样,最常借助的“解缚”途径是酣饮。张彦远说,吴道子“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历代名画记》),通过酣饮而沉醉,“吴道子”们就进入最本真自然的状态。“下笔有神”,是他们在这个状态中艺超技绝的写真。
  吴道子的绘画,师法张僧繇,又授笔法于张旭,以迅猛凌厉的气势取胜,张彦远称其“天付劲毫”“气韵雄壮”。苏东坡的诗描写说:“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王维吴道子画》)吴道子是一个极善于针对不同题材营造不同绘画气韵的画家。他画《地狱变相》,是“笔力劲怒,变状阴怪”(段成式);他画神仙世界,是“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朱景玄);而绘画颂赞李唐王朝列位先王的《五圣图》,他展示给观者的却又是“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杜甫)。吴道子的画作,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朱景玄曾听长安景云寺老僧传说,吴道子画此寺《地狱变相》时,“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吴道子画作最具感染力的时刻,是他画佛像背后的“圆光”的时刻——他不用圆规角尺,一笔而成。“其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这一绝,他总是留在整个壁画完成之际,当众表演,而且总是造成“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的极烈轰动场面,屡试不爽。(《唐朝名画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旭、吴道子、裴旻三人曾经相聚洛阳,分别献出书、画、剑绝艺,引起轰动,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B.裴旻的剑舞、张旭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绝技。
  C.为给母亲治丧,裴旻以金帛为礼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作画,吴道子虽不取报酬,却提出了特殊要求。
  D.吴道子为完成斐旻的请托,请裴旻舞剑,因为他认为裴旻的剑舞“猛厉通幽冥”,可以使自己找到灵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道子绘画博采众长,气势迅猛凌厉,善于营造不同的绘画气韵,神鬼在他笔下“魔魅化出,飒然风起”。
  B.“真画者”是指在作画时能够进入自由率真的创作状态的画家,他们已达到了中国绘画技艺的最高境界。
  C.吴道子在每次作画时都能够突破规范束缚,他将绘画展现为自然神妙的创作,算得上是一位“真画者”。
  D.“真画者”是庄子塑造的理想状态下的画家,因为现实中有各种拘束,画家一般很难随时进入这种自然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从各种现实约束中解脱出来,进入最本真自然的创作状态,艺术史上那些才情卓绝的大师们都借助酣饮这一手段。
  B.杜甫曾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这证明饮酒沉醉后,进入创作状态的李白已经进入了人与对象的双重自然状态下物我浑融的境界。
  C.裴旻、张旭和吴道子并称三绝,他们的创作是生命最真实和自由的展现,达到了“以天合天”的技艺最高境界。
  D.吴道子绘画中最具感染力的是他画的佛像背后“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总能造成极烈轰动的场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不写远方,直接处理问题
  ——诗人西川读鲍勃•迪伦
  南方周末记者刘悠翔
  “这人写的什么?”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诗人西川的朋友这样问。也有很多人大摇其头: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该给鲍勃•迪伦,应该奖给专业作家。1995年,朋友送西川一本七百多页厚的鲍勃•迪伦的英文歌词集。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的西川很喜欢这些歌词,尽管他当时并不知道,大部分歌词唱起来什么样。多年后,他在美国听了一场U2摇滚乐队的演唱会。经历过那个“群情激奋”的音乐现场,西川了解到鲍勃•迪伦的“读法”:“不是我们过去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诗,(而是)灵魂深处有一个激荡。”
  南方周末:从诗的角度分析,鲍勃•迪伦写的歌词有创新吗?
  西川:这些年来,中国诗歌界所接受的外国诗歌,基本上都是书面的、精英化的,越复杂越好。从一个读精英诗歌的人的角度,可能会觉得鲍勃•迪伦的趣味正好相反。我们喜欢的大多是那种语言、思想都有一定复杂性的诗。
  但是在西方,在非洲,有一套东西,叫Lyrlcs,中文翻成抒情诗,实际上就是歌词。如果我们按照评价Poetry(诗歌)的方式来看鲍勃•迪伦,你一定看不出好坏。鲍勃•迪伦写的是Lyrics,它跟歌唱有关系,当然迪伦往里边附加了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了他的情趣。
  你要是读非洲好诗人的诗歌,全是像歌一样的节奏。那些不是艾略特、庞德、叶芝的序列,是另外一个序列,这个序列跟表演、歌唱这些东西有关。
  鲍勃•迪伦能和叶芝比吗?叶芝有象征主义的那一套东西在那儿。Lyrics不是那个东西。
  美国有一个教授,说鲍勃•迪伦的才华,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比。当然不是说戏剧才华。是把鲍勃•迪伦的歌词和莎士比亚戏剧里的诗歌作比。
  另外,我觉得这次奖给鲍勃•迪伦,实际上不是给他一个人,应该是给他那一代人。列侬,包括垮掉派的诗人金斯堡、加里•施奈德,当然也包括小说家凯鲁亚克。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他们改变了。二战以后,他们对于世界文化的塑造,他们所起到的那个转向的作用,非常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