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25 21:44: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20字。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
  (215600)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江苏省张家港市南环路269号)  陈玉驹
  手机:13914904326    电子信箱:cyj986404@sina.com
  【设计缘起】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该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现实丑恶的无奈。教学此课前,有学生质疑:“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根本没有什么“怪特”的地方。但是他为什么这么认同西山之游而否定他山之游呢?是不是有点矫情?”基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僇”“披”“趣”“异”“引”“向”等6个重点实词的含义;比较辨别,把握“而”“之”等2个重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在此基础上,翻译全文。
  2.比较“他山之游”和“西山之游”,把握文章对比映照的文本结构及其意蕴。
  3.悟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化基因。
  【教学重点】
  1.理解“西山”的特征内涵。
  2.揭示柳宗元“始得”之秘密。
  3.悟懂柳宗元“特立”的文化基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说:如果没有山,如果没有水,如果没有空气,如果没有树木,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也许,等我们今天学完《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后,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认识“西山”
  主问题1:这是一个怎样的“西山”? 请用一些关键词来说明。
  (PPT出示西山图片和上述问题,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西山的特征:异、险、高、怪特、特立等(PPT出示这些关键词)。
  (1)这些“关键词”有什么逻辑关系?注意这里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时间、空间和作者认识的变化等角度去思考。
  明确:“险、高”是“物象”,“异”是“心象”,“特立、怪特”是“意象”。 物象→心象→意象,体现了柳宗元对西山认识的深化。
  (2)课文中的“异”该如何翻译?
  明确:“异”是意动用法,可以翻译成“感到……奇异”。“感到……奇异”当然是“心象”。
  三、揭秘“始得”
  主问题2:游览西山后,柳宗元为什么说“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或者说,期间到底发生了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