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ppt11(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21张。含有配套教案。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式。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4、列举“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5、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重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
单元分析: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讲述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
多媒体显示俄国历届领导者的图片。
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形式?
出示材料: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1、背景:形势严峻:国内战争爆发,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自主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特点?
2、内容:(教师结合课本逐条讲解)
(1)农业方面:实行。
(2)工业方面:国家的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贸易方面:取消。
(4)其他方面:实行普遍制。
3、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问题情境二: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利: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弊: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尝试,但实践证明它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过渡:战争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适应苏俄的发展吗?既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那么应该怎样成功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呢?
出示材料:
材料一:连年的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不仅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