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30(2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x
  • 资源大小: 5.8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26 20:02: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44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归纳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
  (1)课前同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2)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难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师:一年当有很多节日,同学们都喜欢过什么节?为什么? 
  生:春节、圣诞节、情人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因为每个节日都有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等。
  师:这些节日中有中国传统的节日,但也有舶来的节日。(PPT呈现一段史料):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陈旭麓《近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