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的力量》ppt21(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22张,了解工业革命中的部分发明,记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认识它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培养学生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
三“蒸汽”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中的部分发明,记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认识它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培养学生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改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总结自己身边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演变,注意历史发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支点是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了解一些基本的史实,仅此而已。他们的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正在养成时期,因此对于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课设计一系列由浅及深,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成就,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难点: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以篇章的形式呈现如下三个场景:
一、魅力篇:工业革命的成果
[呈现幻灯片]
根据以上场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设问1:图一,蒸汽机的创制和使用对哪些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怎么理解“蒸汽机是万能的原动机”?(蒸汽机发明之前,棉纺织业的动力是水力,冬季是枯水期,而且还有可能结冰。)
设问2:从图二表格中看,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棉纺织业:纺织厂、棉衣;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动力方面——蒸汽机,)
[点评]学生初中对工业革命的成果比较熟悉,通过设置情景的形式让学生重温旧的知识。学生可能就会回顾具体的成果,老师应引导学生从纺织业、冶金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于学习程度较差的班级,老师也可以在材料的要点上画线来提示学生。其中特别要对“万能的原动机”进行讨论,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