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朝和青铜文化
习题.docx
教案.docx
课件.ppt
商朝与青铜文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商朝的建立、内外服制;知道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理解商朝青铜器所折射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内涵。
2. 过程与方法:
从后世文献和考古发掘(包括青铜器物和甲骨卜辞)中解读商朝历史,掌握后世文献与考古资料互相补充、印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商朝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养成讲证据、讲逻辑的严谨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二重证据法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材料一:司马迁《史记》中关于商朝起源的记载
教师讲述“玄鸟生商”的传说,引出“商”这一话题,提出商王朝的历史风貌如何、后人如何科学地发现商朝历史有待师生进一步探究。
(说明:通过讲述生动离奇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入主题,进入新课学习。)
【活动】后世文献中的商朝
第一组材料,有关商朝建立的后世文献记载。
第二组材料,有关商朝政治体制的后世文献记载。
第三组材料,有关商朝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的后世文献记载。
(说明:引导学生解读后世文献材料,从而获悉历史上有商朝的存在、商朝继夏而立、采用内外服制的政治体制、农业发展、信奉鬼神、统治者酗酒等历史信息,进而对自我提出质疑,突出孤证不立且后世文献为间接史料,仅凭后世文献记载不能获得确信的商朝历史,还需要考古资料的印证。)
【活动】考古发掘中的商朝
1.青铜器物中的商朝
第一组材料:商朝青铜生活用品、青铜乐器
第二组材料:商朝青铜兵器
第三组材料:商朝青铜食器
第四组材料:商朝青铜酒器
第五组材料: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占近一半,其中酒器占所有礼器的74%。
第六组材料:后母戊鼎及其局部
通过图片资料的呈现,辅以教师的讲解介绍,讨论概括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形式多样,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以礼器为主,有象征身份等级的功能。进而透过青铜器分析理解商朝青铜器所折射的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并与后世文献记载相互对照。
通过讲述故事,学生感受到河南安阳农民为保护国家文物、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次质疑自我,仅有后世文献和考古实物材料相互印证依然不能得到完全确信的商朝历史,二里头文化研究就是一个例证。从而进入“甲骨卜辞中的商朝”环节。
2. 甲骨卜辞中的商朝
第一组材料:刻有甲骨文的龟甲和兽骨
第二组材料:甲骨文(商、牛、休、上、盂)
(说明:通过图片增强感性认识,感受到甲骨文已经采用比较复杂的造字结构,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后演变发展为至今的汉字,对于记载历史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组材料:甲骨文(卜、贞)
第四组材料:有关农业生产的甲骨卜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