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
10 故 都 的 秋
词语识记库
故都:过去的国都。
【相关词条】故地:曾居住过的地方。 故国: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乡。故居:曾居住过的房子。 故里:故乡,老家。
悲凉:悲哀凄凉。
【相关词条】悲愁:悲伤忧愁。 悲凄:悲伤凄切。 凄楚:凄惨苦楚。
浑浑沌沌: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相关词条】浑浑噩噩:形容混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稀里糊涂:①糊涂(程度略轻),迷糊。②马马虎虎,随便。此义与“浑浑沌沌”无关联。
赏玩:欣赏玩味。
【相关词条】赏鉴:欣赏鉴别。赏析:欣赏并分析。 品味:①尝试滋味,品尝。此义与“赏玩”有关联。②仔细体会,玩味。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陪衬:u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 v陪衬的事物。
【相关词条】烘托: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②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
清闲:清静闲暇。
【相关词条】清净:(环境)安静,不嘈杂。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悠闲:闲适自得。
衰弱:u(身体)失去了强盛的精力、机能。 v(事物)由强转弱。
【相关词条】衰退:(身体、精神、意志、能力等)趋向衰弱;(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衰落。 衰颓:(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
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相关词条】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婉转:①(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此义与“平仄”无直接关联。②(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相关词条】萧然:①形容寂寞冷落。②形容空虚。 萧飒:萧条冷落,萧索。
自已:抑制住自己的感情。
【相关词条】自控:自己控制自己。
诗文背诵榜
课文中提到《秋声赋》和《赤壁赋》显示了“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后一篇我们将在课堂里阅读学习,那么,前一篇我们可以在此赏读一番,还可以背诵下来,特别是一些精彩的语句更应该记诵一些。
秋 声 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①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②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戾冽③,砭④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⑤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⑥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
①悚(sǒng)然:惊惧。②鏦鏦(cōng):金属相击声。③戾(lì)冽:寒冷。④砭(biān):刺。⑤黟(yī):黑。⑥戕(qiāng):杀害。
【背诵提示】
文章首先写夜读闻声,用一组组生动的比喻,写其如“波涛夜惊”,如“风雨骤至”,如“金铁皆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