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案18
- 资源简介:
- 共1739字
一.导入课文
“梅”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笔下经常出现的喜爱之物,首先一起回忆一下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幅为自然生长的梅林,一幅为经艺术家雕琢而成的梅树盆景写意图)
问学生更喜欢哪幅?为什么?
明确:一幅展现自然特性,具有蓬勃生机;一幅虚实相生,更具构图之美。两者皆可,言之成理即成。
三.教学过程
1.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识读全文词语。)
2.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求: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理解文本内容.
⑴文中的核心意象是“梅”,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梅为美,一共出现了几种品梅观?
明确:文人画士认为梅以曲、欹、疏为美,作者认为梅以直、正、密为美。
⑵作者为什么认为弯曲、横斜、稀疏的梅树是病梅?病梅是怎样形成的?
明确:因为病梅遭到严重损害,非自然天性。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