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2600字。
北京十二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案
课题:秋水
授课人:余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
2、理解《秋水》的寓意。
3、在理解文意和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力争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
2、在理解文意和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技术:PPT
课时: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它用来讽刺见识短浅而盲目自大的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我们不能对井底之蛙讲大海的事情,因为它根本没有见到过大海。任何人的见识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大家知道吗?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的千古名篇《秋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正选自《秋水》一文,节选的是它的第一节。(板书课题、作者)。
二、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人们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庄子思想复杂,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都顺应自然“安时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给老百姓定下许多规矩。但他也能辨证地分析问题,能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其积极意义。《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仅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是一个善于用寓言讲故事的人,他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现在常用的“井底之蛙、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