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20字。
《漫游语文世界》
生活处处有语文,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也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课前准备
①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分日常生活用语(包括方言、一般俗语、常用歇后语)、对联(包括春联、楹联)、广告用语、新词语(包括网上用语、校园语言)、不规范用语等五种不同类别的小组]
③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整理成讲稿。或将小组资料编成小册子 。
同学们,当你和父母一同逛街时;当你同朋友聊天时;当你跟同学游玩时,你可曾留意过身边的语文呢?如果没有,那么Let’s go,今天 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随处可见的语文吧!
网络流行语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人类语言发展长河中一道奇异的风景。随着学生上网人数的逐渐增多,他们的作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如此吸引人,与它自身的幽默诙谐、标新立异密不可分。
猜猜下列网络语言的意思:
“菜鸟”: 就“新手”的意思
“大虾”: 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
“东东”: 网上不叫“东西”叫“东东”。
“伊妹儿”: “E-mail”(电子邮件)。
“886”: 表示“Bye-bye喽”。
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网络用语吗?
,"网络流行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 1、创造性。
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 2、方便性。
既可提高交流的速度,又可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 3、娱乐性。
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流的乐趣
• 4、不规范性。
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