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广西玉林市、贵港市高中毕业班质量评价检测全科试题(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5科6份)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doc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doc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英语试题.doc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2017年3月玉林市、贵港市高中毕业班质量评价检测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考生自留存本试卷,只
需上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包”最早并不叫
“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
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
“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
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
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日橐,大日
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滕囊”。滕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
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
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
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辇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
因此又有“虎头擎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
“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
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
“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
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
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
低。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
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
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
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
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
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
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
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
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
钱”的口彩。 (摘编自《安阳晚报》2016年2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
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B.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
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C.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
“滕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汉代的绶囊与滕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
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
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B.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
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C.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上也有讲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
步步向生,时时可死
“我还有十年的世寿,我要全部用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06年,叶曼老师如是说。
北京时间2017年2月15日,叶曼老师于美国洛杉矶往生。享年103岁。大德离世,人
天共悲。记得叶曼先生曾说:“唯有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才不辜负来人间走了一遭。”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