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中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初中其它试卷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4 16:39: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5890字。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性质量监测试卷(三)
 (本单元包括《杨修之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制能洋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一、基础知识(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佯(     )攻        ②拈(     )弓搭箭         ③校(     )场
④捺(     )定        ⑤赍(     )志             ⑥酬酢(     )
2、辨析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A、 令从人退去(                    )                      A、 遂趁年纪轻,蓄了发(                   )
               B、令甥之事(                      )                         B、念未遂(                        )        
              A、各省皆然(                       )                         A、忙具衣冠迎接(                        )       
              B、雨村骇然(                       )                         B、 一损俱损(                        )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详至案下(上报)        拭泪相劝(擦)           麾军回战(指挥)
B、随心应手(适应)        恃才放旷(依仗)         一损俱损(全、都)
C、赍志林泉(怀着)        潜身岩畔(隐藏)        与众分食讫(完)
D、欲贱前言(违背)        徇私枉法(依从)        修短由天(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5、对“护身符”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A、排比、比喻           B、夸张、排比           C、 夸张、比喻           D、 排比、对偶
6、遣词用句,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试体会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如何体现人物身份的(3分)
 ①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②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                                                                                                  
 ③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对                                                                                                      
7、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课文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葫芦庙的门子糊涂地错判了一桩人命案。
B、门子主谋,胡乱断案。
C、案情不明不白,贾雨村就急忙判案。
D、主仆密谋,枉法断案,不明不白。
8、对下列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A、“惟”字突出杨修知操的心意。
B、写出杨修的恃才放旷,说话不慎易招祸。
C、“指而叹”,这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