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ppt2
- 资源简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教案.docx
课件.ppt
课件共21张,教案约2950字。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教学目标:
1.掌握“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背景,完善的过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英国国王和首相的职权
【新课讲授】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1640——1688
①爆发:1640年 国王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民起义,于1640年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②共和国建立:1649年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④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此时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自由党)和托利党(保守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 威廉和玛丽是通过宫廷政变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上英国王位的,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所以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3)、成果: 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最重要的成果)
3、思想基础:霍布斯和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衔接:“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权力扩大了,这些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这部法律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