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数学.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央电视台今年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将无声的文字 ▲ 为有声的情感倾诉,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节目首先把观众带入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再通过朗读 ▲ 的文字传递情感,为人们搭建起一座 ▲ 心灵的人文殿堂。
A.转化 如沐春风 润色 B.转化 动人心魄 润泽
C.转达 动人心魄 润色 D.转达 如沐春风 润泽
2.高中毕业之际,同学们书写赠言相互激励,下列各项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C.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点。 ▲ , ▲ 。 ▲ , ▲ , ▲ ,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
①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
②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
③但不甚浓厚
④所以引以为快
⑤中国人“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
A.②③④⑤① B.②①⑤③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①④
4 某校文学社准备根据以下主题挑选学生习作,下列各组习作与主题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主题一:月是故乡明 主题二:向青春举杯 主题三:和平的钟声 主题四:文化与传统
A.《母亲的微笑》 《青葱岁月》 《我看辛德勒》 《奇妙的昆虫》
B.《温暖的布鞋》 《成长的欢乐》 《人生驿站》 《肯德基印象》
C.《游子折柳》 《年轻的梦想》 《华沙之跪》 《秦腔古韵》
D.《风华正茂》 《原驰蜡象》 《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京的地坛》
5.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
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
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
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双节堂庸训》自序
汪辉祖
《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中人以上,不待教而成;降而下之,非教不可。居士有五男。子,才不逮中人。孙之长者,粗解字义;其次亦知识渐开。居士扃户养疴,日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凡先世嘉言媺①行及生平师友渊源,时时乐为称道,口授手书,久而成帙。
删其与颜、袁二书词指复沓者,为纲六,为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