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 13:47: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课时,约7000字。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高二语文“2+1”模式教学
《促 织》教学设计
主备人:孙召国  林 健     审定人:陈晓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2、了解故事情节和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体悟本文真实、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这一社会丑剧的辛辣讽刺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预习新知:
1、导读解码:
《促织》是《聊斋志异》的名篇,它以明代皇室尚斗促织并征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的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小说围绕找虫、捕虫、失虫、得虫、斗虫而展开,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心理惊、喜、悲、愕交替迂回,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是血泪的控诉,却编写喜剧,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陷入更加深沉的悲哀。
2、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百姓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志异》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3、背景解说:
    清朝初年,文网严密,对人的思想言论也极力钳制。作者只能采用借前朝故事或借助神话传说的方式来反映当前的现实,作者把故事放在明朝“宣德年间”以避开文网。这是借古讽今的运用。
4、基础积累
1、字词
裨益(bì)   觇(chā)   鬣(liè)   咫(zhǐ)
赉(lài)    讷(nè)     猝(cù)    怍(zuò)
2、积累
反映统治阶级对人民剥削的诗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