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字。
课 题:散步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方式: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和习惯。初中阶段,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思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注重学生有感知到理解、到形成认识的过程。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系学习重点是,使学生树立起读懂课文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意识,并掌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揣摩课文的具体内容对于全篇的作用。
教学设想:
以读懂课文为基础,注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的指导,使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成为学生实践阅读方法的过程。
课文阅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随着叙事流露情感的过程,从而领会作者行文的思路。
注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预习、回味、思考的习惯;圈点批注的习惯等等。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领悟其深刻作用。
《散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感悟课文主旨。
2、品味优美精彩的句子。
3、学习探究研讨的学习方式。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重点品味文章之美。
2、感悟文章所揭示的生命、责任、亲情的主题。
教学难点:
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 检查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