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8 7:30: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70个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及<《孟子》。
2、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3、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贵君轻”“仁政”等思想。
4、体会文章逻辑严密,富有文采的特点。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
          2、积累文言词语。
          3、体会流畅、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民贵君轻”“仁政”等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历史可能会发现:往往在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会产生许多大思想家。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诸子百家就各自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思想学说。孟子就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简介孟子及《孟子》
1、孟子:(请学生看注释①)战国时邹人,名轲,字子舆。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被尊称为“亚圣”。
2、《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记录了孟子的主要言论和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后世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孟子的思想: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以“仁政”“王道”统一天下。这种思想在课文中就有所体现。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后再齐读课文,教师点拨。
点拨要点:⑴字:夫fú,发语词       米粟sù,区别于“栗lì”
          ⑵节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