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生上城》教案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6 20:13: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9000字。
《陈奂生上城》研究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通过人物心理、神态和环境的烘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了解暗示和巧合在小说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当代小说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分析小说细节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反思陈奂生式的人生对策
教学重点    
通过对小说情节和语言的揣摩,进而深入理解陈奂生式的性格及心理
教学难点   
 陈奂生式的心理在现实中的的存在及反思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感悟,用自己的视角来认识这个人物,并在阅读中关注文本本身,培养自我客观有根据的创新性评价能力。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篇小说主要描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示了农民要求改善生活的的复杂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在下面已经阅读了这篇小说,现在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初步认识,范围不限。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教师作简要点评)
二、结合作者的一段话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高晓生曾经说过:“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陈奂生或是我们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1.概括地讲,请说出改善前进在课文中体现在什么地方,因袭的重负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改善前进”体现在在精神生活上有了追求;“因袭的重负”体现在落后的小农意识。
2、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有关“改善前进”(包括陈奂生所固有的优良品德)的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从心理,环境,神态来作具体分析。
参考:有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有了追求,勤劳,老实单纯,讲求实际等。
3、再在书上划出体现“因袭的重负”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陈奂生什么样的劣根心理。
着重对比分析陈奂生住招待所的一段文字。
参考:农民因袭重负的狭隘自私、患得患失、自欺欺人 ;落后保守、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及封建等级观念
 4、找出能表现当时社会环境特点的语句,然后思考社会环境的特点及与陈奂生身上进取心和落后面的关系。
参考:陈奂生的进取心是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了,陈奂生这个昔日的“漏斗户主”翻身了,他充满喜悦,也萌生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也有了追求。
另一方面,陈奂生身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的愚昧的心理,在他周围的农村干部和农民身上同样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是陈奂生的落后面的生存土壤。
5、反思作品的现实意义
(1)我们在不自觉地嘲笑陈奂生的同时,是否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我们是否也曾以“大姑娘”、“村里人”的眼光评判过别人?
三、鉴赏暗示和巧合的写作技巧
     1. 暗示就是在某一情节内容出现之前先有一定的伏笔和提示,这是表现人物的常用方法之一。陈奂生的性格特征在他住进县招待所之后淋漓尽致地全部表现了出来,而导致他住招待所的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感冒。如果不是感冒,他就不会在火车站昏沉沉地睡去,当然也就不会有以后的故事。小说在前面就曾为这感冒作出了暗示。     
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暗示。
2."无巧不成书“。巧合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之一。
请找出本篇之内的巧合之处,并分析它的作用。
四、处理课后练习(重点讨论练习三,了解我国现代小说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传统手法)

五、结语和作业
结语:    
        面对经济的日益发展,面对生活的日益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准、精神境界同样需要快速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需要自疗,只有根除思想中的糟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作业:
        从小说实际出发,写出自己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陈奂生上城
高晓生
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鉴赏暗示与巧合的运用
帐目:解读《陈奂生上城》的“抓手”

                                     《中国教师报》□ 李仁甫
     师:今天我们学习《陈奂生上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4册第7课)。小说的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他担心他老婆要跟他算帐。那么回到家,他肯定要交给老婆一本帐。这本帐他应该怎么交待呢?
    (学生饶有兴趣地翻看课文,组合零星的帐目数字,并加以计算)
     生1:收入——卖油绳7.70元。支出——付房钱5.00元;买帽子2.50元。
     师:这一系列经济活动,分别是在什么活动场所发生的?
     生2:火车站、招待所、百货公司。
     师:其中正常的买卖行为是在火车站和百货公司发生的。卖油绳、买帽子是陈奂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