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备课资料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6 15:59: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000字。
《茶馆》备课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剧的情节,明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2.鉴赏本剧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概括情节
  2.鉴赏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学生中是否有知道老舍的剧作《茶馆》的,如果有,是否看过人艺的话剧《茶馆》,如果看过,请同学简要叙述一下故事情节。
  1.老舍剧作《茶馆》简介——(课件展示)
【说明】
  此处简介只给学生展示剧作的第一、三两幕,为的是让学生进入到《茶馆》的情景之中,引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教师在介绍时,应该尽量以客观叙述为主,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以免先入为主。
  2.诵读,梳理情节,明晰卷轴式结构特点。(课件展示)
【说明】
  在学生诵读完后,让学生对本幕剧的情节作概括。可先让学生大致叙述一下情节内容,然后根据展示的课件概括情节内容。
  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相同的句式来概括同一表现内容的情节,比如“人民生活苦难”部分用名词性词组,而“黑暗势力横行”部分则用主谓短语,第三部分则是用对仗的句式。
  不过不必拘泥于所给的答案,所给的答案只是参考,如果学生有概括的更好的,则应选用学生的概括。
  学生的概括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纯粹的客观叙述,如:康顺子的求工;另一种是加上了学生的感情色彩,如:“难民的哀告”。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
  3.朗读,品味语言特点。
【说明】
  此过程应该与上述的梳理情节结合起来,在学生概括到一个情节时(一共九组故事),让他们找出他们认为精彩的段落朗读给大家。这样使得学生一边熟悉了课文一边又可以赏析本文的语言。此处只需要学生朗读出感情即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师没有必要做分析总结,但如果学生有话要说,则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4.活动布置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他们喜欢的一幕(本剧的一个情节),并选出合适的人选排练出来,下节课课上演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话剧录像的对比,揣摩语言。
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
教学过程:
  1.学生表演《茶馆》的片断
【说明】
  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结束后,让大家对表演作一简要评述,重点针对语言表述能否充分展示人物的形象特征。(未表演小组可以课外另找时间表演)
  2.看录像
【说明】
  在学生看录像时,教师要明确:1.参加表演的同学注意自己表演中的语言表述与录像中的语言有什么区别;2.未参加表演的同学注意录像中的语言与剧本的区别。并做简要记录。
  3. 揣摩语言
【说明】
  在学生看完录像后 ,教师可以让参加表演的同学和未参加表演的同学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在这一部分教学实践中,参加表演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语言是完全的按照剧本背诵下来的,缺乏生活气息,未参加表演的同学则会发现而录像中的语言十分的生活化,艺术家们并没有完全的按照剧本的语言来表演,而是有的地方加了语气词,有的地方换了不同的句式来表达,有的地方有换了语序。而正是这种语言的生活化将人物形象的鲜明特征展示给了我们。
  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一定要熟悉剧本与录像的差别,要对此有感悟才行。
  要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感悟。学生的切入点可能会出于教师的考虑,但只要他们的感悟是针对语言表达的,就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收获,教师不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