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全套配餐作业(41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总复习:全套配餐作业(打包41份,Word版,含解析)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0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2 硫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3 氮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4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5 原子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7 化学键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8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19 原电池 化学电源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1 化学反应速率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2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4 弱电解质的电离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5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6 盐类的水解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8 甲烷 乙烯 苯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9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0 认识有机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1 烃和卤代烃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2 烃的含氧衍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3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4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5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6 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7 原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8 分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39 晶体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4 离子反应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40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41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42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5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6 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7 铝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8 铁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赢在微点】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9 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 Word版含解析.doc
配餐作业(一)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A组•全员必做题
1.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
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
C.16 g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
D.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
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故A项错误;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3∶2,故B项错误;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24×6.02×1023,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上海宝山)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 mol N2和2 mol C2H4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
A.体积相等
B.电子数均为14NA
C.质量相等
D.含共价键均为6 mol
解析:A选项,没有注明相同状况下,错误;B选项,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8 mol、32 mol,错误;D选项,含共价键分别为6 mol、12 mol,错误。
答案:C
3.如图所示,同温同压下,分别用氯化氢和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五个气球。A、B、C、D四个气球中,与氯化氢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B C D
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气球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HCl是双原子分子,只要混合气体分子的平均原子数等于2即符合要求。A项中有可能等于2,B项一定大于2,C项一定等于2,D项一定大于2。
答案:C
4.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分子数相同,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故质量不同,A项错误;分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B项错误;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C项错误;分子数相同,又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相同,且二者的中子数都为17,D项正确。
答案:D
5.(2016•河南省开封市第一次模拟考试)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m g,则该混合物( )
A.所含碳原子总数为m14NA
B.所含碳原子总数为3m14NA
C.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m14+1NA
D.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m14 L
解析: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m g混合物中“CH2”的物质的量为m g14 g•mol-1=m14 mol,故m g混合物中含有m14 mol碳原子,A项正确;每个氢原子形成1个碳氢键,m g混合物中共含有m7 mol氢原子,所含碳氢键数目为m7NA,故B项错误;1个配餐作业(二)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A组•全员必做题
1.血糖浓度(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指标,其值常以两种计算单位表示,即mmol•L-1和mg•dL-1(1 L=10 dL)。以mmol•L-1表示时,人的血糖值在3.61~6.11 mmol•L-1之间为正常,下列血糖浓度属于正常值的是( )
A.2.88 mmol•L-1 B.0.008 mol•L-1
C.95 mg•dL-1 D.52 mg•dL-1
解析:A项,2.88 mmol•L-1<3.61 mmol•L-1,偏低;B项,0.008 mol•L-1=8 mmol•L-1>6.11 mmol•L-1,偏高;C项,95 mg180 g•mol-1×10.1 L≈5.28 mmol•L-1,这个值在正常范围内,符合要求;D项,52 mg180 g•mol-1×10.1 L≈2.89 mmol•L-1,偏低。
答案:C
2.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解析:容量瓶中H2SO4溶液的H+物质的量为n(H+)=(0.1 L×0.3 mol•L-1+0.3 L×0.25 mol•L-1)×2=0.21 mol,所以c(H+)=0.21 mol0.5 L=0.42 mol•L-1。
答案:B
3.V 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 L
B.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D.加入V 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
解析:A项,通入HC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溶液体积不变时所给数据是合理的,该项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挥发,该项不合理;D项,不同浓度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加和,该项不合理。
答案:B
4.(2016•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关系是( )
A.c1=2c2 B.c2<2c1
C.c2>2c1 D.c2=2c1
解析:由c=1 000ρwM可知,c1c2=ρ1•a%ρ2•2a%=ρ12ρ2,由于ρ1<ρ2,所以c2>2c1。
答案:C
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 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解析:A项中水的体积是1 L,溶液体积一定不是1 L;C项中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一定不是50 mL;D项中未指明溶液体积。
答案:B
6.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完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 mL 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N×10-2 mol•L-1
B.N1.204×1022 mol•L-1
配餐作业(三)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6•山西大同一中)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Na2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C.纯碱、烧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的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解析: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纯碱属于盐,而不属于碱,B项错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也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SO4之间发生的反应,C项错误。
答案:D
2.(2016•包头一中)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解析:“水乳交融”是物理上的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火上浇油”体现油的燃烧反应,发生化学变化,A项正确;蛋白质遇高温发生变性,发生化学变化;B项正确;“水滴石穿”原理: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构成,其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随着水流溶解,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溶解和结晶过程还在进行,只是二者的反应速率相等,表面上看是一个静态过程,D项正确。
答案:C
3.(2016•山西垣曲中学)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 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解析:A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正确;B项,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C项,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氢氧化铁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氯化钠溶液不会,错误;D项,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较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答案:C
4.(2016•海南海口一中)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解析:根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A项正确;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完全电离,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项错误;根据分散系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C项错误;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两类,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