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3 16:16: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个字。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运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袖手旁观、四书这些词语,了解“格物致知”“四书”的出处。
  (2)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文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3)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能够进行创造性阅读。
  2.过程与方法
  (1)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对自身的求知,具有端正的态度,探索要有想象力、有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知识梳理
  1、走进作者
  作者 丁肇中
  评价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主要荣誉 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字
  丁肇中(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áng)儒家(rú)华裔(yì) 论语(lún)
  中庸(yōng)
  易错警示
  易写错字:“彷徨”的“徨”是“彳”;“儒家”的“亻”。
  易读错字:“埋没”的“没”读“mò”不读“méi”;“彷徨”的“彷”读“páng”不读“fǎng”;“论语”的“论”读“lún”,不读“lùn”。
  2、多音字
  没:méi(没有)埋:mái(埋藏)应:yìng(应变)当:dāng(应当)
  mò(埋没)mán(埋怨)yīng(答应)dàng(当铺)
  记忆方法
  “没”读“méi”时,是无、不曾、未、不够等意思;读“mò”时,是隐在水中、.隐藏,消失、.漫过,高过.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终、尽等意思。“埋”读“mái”时是葬、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隐藏的意思;读“mán”时,是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应”读“yīng”时,是该,当,回答的意思;读“yìng”是.回答或随声相和、.接受,允许,答应要求等意思。“当”读“dāng”时,是充任,担任、掌管、主持、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面对着、.相称、相配、应该、抵敌、.判罪、顶端、头、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读“dàng”时是合宜、2.抵得上、等于、姑且作为、认为、在同一时间、吃亏、受骗、抵押等意思
  3、形近字
  ┏授:(shòu)授予┏措:(cuò)措施┏致:(zhì)招致
  ┗受:(shòu)接受┗错:(cuò)错误┗至:(zhì)极至
  记忆方法
  “授”和“受”读音相同、结构不同, “授”是左右结构,“受”是上下结构;“措”“错”读音相同、结构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扌”“钅”;“致”和“至”读音相同、结构不同, “致”是左右结构,“至”是上下结构。
  4、重点词
  ①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②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