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11 21:25: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510字。

  6.《琵琶行》
  第一课时
  听朗读录音。
  用一个“情”字去鉴赏《琵琶行》。
  师:诸位,江西有座城市,名为九江,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名为白居易祠,白居易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此联用幻灯打出)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枨触”(chéng chù)即为“感触”之意;下联是写白居易离开九江(当时为江州)时,九江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厚情意,“勾留”即为“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这副对联空缺了三个字,大家在课前已看过这篇课文,凭着初读的印象,觉得这空缺的三个字应填什么呢?
  生:贬官怨。
  生:这不好。诗中的确写到诗人的凄凉心境,但这不是怨;况且。以“怨”来形容白居易,使人容易联想到怨妇之类,太小家子气了。(众笑)我认为用“恨”更好些。
  生:我觉得“贬官”两字也要改。《琵琶行》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写,用“贬官”虽然意思吻合,但与下联“别离”两字对得不工整,在“序言”中有“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取句中“迁谪”两字,正好能与“别离”相对。
  师:这副对联大家是否已经看到过了?
  生:(急忙分辩)没有。
  师:原对联就是“迁谪恨”三字。但第一位同学对“贬官怨”也不算错,说明这首诗已经读进去了。——刚才同学说到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写,怎么被贬为江州司马的?谁来综合一下从各种材料中获取的信息,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发下来的资料有说明,当时有人把宰相刺死了,白居易上书请求捉拿凶手,但他当时所担任的官职无权过问朝政,于是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师:补充一点,白居易曾写过许多讽喻诗,揭露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我们读过的《卖炭翁》),刺痛了权贵。上书之事,权贵们趁机说他越职奏事,只是当时被贬为江州刺使,为什么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呢?原来,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在他母亲死后,白居易曾作《赏花》诗、《新井》诗,结果被权贵们利用,诬陷他有伤名教,再贬为江州司马。看来前面所说的“迁谪恨”是有来由的。白居易怀着“迁谪之恨”,送客浔阳江头的湓浦口,偶遇琵琶女,感慨系之,写出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课前,我们说过要以“情”来解读鉴赏此诗,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了诗中所包含的感情,综合一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