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全科试题(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14 18:45: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doc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出题人: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作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上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以“辨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的自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审美、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子、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远远超出了哲学、诗歌艺术的范畴,而具有了整个文化精神领域的意义。
  庄子与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烂灿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任何一个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史著文学化导致了史传文学的产生,它们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历史,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既把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哲学的诗意化,其结果则是哲理艺术、散文的产生和诗化哲学的出现。《老子》等虽是自创体系的哲学,但认知中又都运用了以形见理的手法,逻辑思维的线索上缀满了形象的花结,使哲理与艺术达到了完善的给合,进而更在情与理的交融中,出现了睿智与深情结合的诗化哲学。庄子与屈原正是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奇观的“庄骚辉映”,实则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1.对文章某些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哲诗”是指作品富于哲理的诗人,“诗哲”则是指著作充满诗意的哲学家。
  B.作者认为战国时代出现了文史哲的“互涵互动”,“互涵”指彼此促进;“互动”则指彼此渗透。   
  C.“史著文学化”指的是不拘泥于历史的真实,用文学的手法撰述历史;“哲学诗意化”指的是借鉴诗歌创作手法来表达哲学思想。
  D.“诗意的沉思”指庄子的文章洋溢着诗情;“沉思的诗意”指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哲理。
  2.关于战国时期文史哲之间互涵互动关系的表现,下列哪一种说法与文意不符(    )
  A.文学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
  B.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因素,产生了以形见理的《老子》一书。
  C.史著文学化,出现了“史传文学”。
  D.哲学诗意化导致了“诗化哲学”的出现。
  3.下列对文章论述主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屈原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B.战国时期文史之间呈现互涵互动的关系。
  C.庄子屈原出现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D.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产生了“庄骚辉映”这一种文化奇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乡下佬的劝告   〔美〕威廉•萨洛扬
  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
  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
  “你上了火车,”那老人说道,“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那老人说道,“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
  “你会知道的。”老人说道,“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