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1
- 资源简介:
约2540个字。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状况,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2、品位作者的成长历程,感悟成长。
3、学习本文鲜活生动的语言。
重难点:
1、了解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状况,感悟成长。
2、初步了解“现在的成年的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上学期学习过的鲁迅的《风筝》,从那篇课文里,你认识到一个怎样的鲁迅?
(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也做过错事;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悔悟;是一个批判封建思想的斗士。)
2、其实,鲁迅先生也有天真幼稚、富有童心的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认识一下童年的鲁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预习过程中积累的生字词以及初读课文后留下的印象。建议用“这是一篇的课文”的句式说一句话。(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
2、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过渡的?(先写百草园,那是“我”童年的乐园;再现写三味书屋,那是令“我”难忘的地方。中间用一个过渡段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了。)
三、赏玩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
(一)赏玩百草园
1、百草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那儿有什么?它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让作者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并写下这篇文章来回忆呢?今天就让我们借助作者的文字,和童年的“我”一起去赏玩百草园。要求把你和童年的“我”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玩过的游戏记下来,然后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百草园。提示: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处,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那儿…”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季节,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春天,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