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21 23:51: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个字。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廖茹玲
  【课型课时】
  现代文教读课;两课时
  【目标确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掌握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理解回忆性散文中的两个“我”和两种时空。
  选点理据:
  1、教材从第一到第三单元在“阅读策略”上均明确提出“学习精读的方法”及“注重熟读精思”。如何“精思”,教师一定要在讲读课文中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让学生掌握。
  2、单元导读中强调:“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具体到本课,详略是一个重点,两个“我”与两种时空则是独特的角度。
  【策略说明】
  1、以文章标题做为突破口。围绕文章的标题,先简略地介绍《山海经》以及文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再详细地围绕人物来概括事件、讲述人物特点。最后在“长妈妈”与“阿长”的区别中来分析两个“我”与两种时空。
  2、以细节描写为教学重点。对人物的描写是本文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它那撒娇式的语言、诙谐幽默的笔调、无数个生动的细节都足以让学生津津乐道。以它为重点,让学生深入文本并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从两个“我”与两种时空处升华。两个“我”与两种时空是回忆性散文中一个独特的点,从它入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先以课文中的例子来讲,再引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回忆小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人,来体会当时与现在的两种不同的心境。力图将这一难点讲授清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预习任务〗:
  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2.查资料了解《山海经》
  3.写两段话:①我眼中的阿长;②小时候,我最爱看的书;
  一、导入:“小时候,我们最爱看的书”
  1.小时候,你最爱看的书是什么?
  (围绕孩子们猎奇的心理来谈)
  2.鲁迅先生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书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展示《山海经》的相关图片)
  二、了解《山海经》这部书
  1.根据你收集的资料,简介《山海经》
  (PPT展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鲁迅小时候是因其丰富的知识而喜爱它吗?
  (明确: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奇特的图画才是最吸引人的。)
  3.文章是否围绕《山海经》这部书来写?
  三、认识长妈妈这个人
  (过渡语:文章既然不是围绕《山海经》这部书来写的,那它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称呼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元旦吃福橘及种种麻烦的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为我买来《山海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