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00字。
《归园田居》导学案(教师版)
备课人:李 虹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理解作者感情的读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感受诗人向往自由的心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的高尚志趣,体味诗人不慕权贵、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学习树立自己的人生信念。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课 时:1课时
教 学 流 程 教学补白
第一部分:预 习 课(早读)
1.了解作者及本诗创作背景。
2.熟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语气)。
3.疏通文意,同桌之间互相纠错指正。
4.完成练习册阶段二的相应基础部分。
5.写出你初学本诗的疑惑或学习建议: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班级实际情况,可进行课内或课外指导预习。
第二部分:课堂导学案
一、回顾性导入
有这么一个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哪呀?(世外桃源),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里的内容,大家还记得作者是谁吗?(陶渊明)。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品——《归园田居》其一 。
二、吟诵诗歌 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大声朗读并入情入境。
2.自学展示:①学生推荐代表朗读诗歌,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你的感受。
②全班集体朗读,整体感受诗歌内容。
三、细品诗歌 探究主旨
1.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学法指导: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找出诗中的意象,试着感受这些意象所构建的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明确:意 象: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田园生活
意象特点:空阔 简陋 恬静 幽雅 清新 朦胧 祥和
2.诗人为何一心要回归这种田园生活?
学法指导:①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