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650字。
2006学年第二学期二月考语文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趿拉tā 珍馐xū 驽钝nǔ 秉烛bǐng
B请帖tiě 揿钮qìng 阑珊lán 休憩xì
C摇曳yè 矜持jīn 慨叹kǎi 绸缪móu
D谄媚xiàn 颓垣yuán 箕畚běn 伫立z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禀赋 谩骂 不屑置辨 契而不舍
B 悖谬 霹雳 光彩熠熠 龙盘虎踞
C 攀缘 韶华 揣揣不安 金壁辉煌
D 阔绰 温馨 举止泰然 痛心急首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 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 而决不庸俗,即使 而别具匠心。……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A.琢磨 工细 简朴 斟酌 B.斟酌 工细 简朴 琢磨
C.琢磨 简朴 工细 斟酌 D.斟酌 简朴 工细 琢磨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李老师学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妙手回春,很受学生欢迎。
B.持续地高温天气,使本市地空调销售进入井喷状态,价格一升再升,让人眼花缭乱。
C.刚清理地河面没几天又长满了水葫芦,河道管理人员真是束手无策。
D.鲁能队比赛中地表现有种味同嚼蜡地感觉,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的情况下被武汉队淘汰出局。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 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
8.下面这段文字画线处有三处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今天早上七点左右,①一次久违的零星小雪天气降临杭州城,②给即将进入新年的市民在不意之中送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③不少市民冒着冷飕飕的寒风和滑溜溜的道路来到断桥一带赏雪。
9.补写出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个) (3分)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