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6题,约18310字,有答案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2017年“十一”黄金周,众多旅游公司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如极地探险、户外拓展、特色游学。虽然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但是大多已被消费者提前订满。下列对旅游公司提供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只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
③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是无形的,商品价值无法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正确;“个性化定制”服务是商品,②错误;“个性化定制”服务是商品,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正确;“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商品价值是可以实现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2. 小明领取了3000元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折扣商品,原价为人民币100元,实际支付了80元,在这里3000元、100元、80元分别是
A.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C.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D.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答案】B
【解析】用于支付工资的3000元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表明商品价格的10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实际支付的80元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故本题答案应为B,其他选项顺序均不正确。
【点睛】利用标志词快速判断货币在执行哪种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网购”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存储”、“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
3.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商品是汽油,乙商品是汽车
B. 甲商品是玉米,乙商品是小麦
C. 甲商品价格下降会使乙商品价格上涨
D. 甲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是一种正向关系,说明甲商品和乙商品之间是互为替代品。A不符合题意,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B符合题意,玉米与小麦是互为替代品。C不符合题意,甲商品价格下降也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不是上涨。D不符合题意,甲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不是互为替代品。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经济曲线类试题主要指立足经济学基本知识,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考查对经济现象变化的认识。试题主要以曲线变动的形式呈现。常见的曲线类试题主要有供求曲线、价格变动曲线、消费曲线、投资曲线、生产曲线和宏观调控曲线等,前两个统称为价格曲线,后四个统称为宏观经济曲线。高考重点考查价格曲线。
【巧思妙解】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