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7科7份)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101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16题中的选择题在机读卡上按照题号填涂。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北京的古塔
东汉时期洛阳白马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佛塔,而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是隋朝幽州节制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不幸的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木塔被火焚毁。
北京的佛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塔的形式和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变化。
中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建塔用的材料多为木材,塔的结构也多是木制结构。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早期的塔也为木塔,如法源寺就曾有一座隋朝的用来存放佛舍利的五层木塔。木质结构的塔虽然具有抗震力强和便于登临远眺的特点,但防火功能差,一旦遭受火焚,便无法扑救。
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来建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砖石具有防火性好、不怕虫蛀等特点,从唐代以来使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塔就越来越多了。北京唐代石塔类型为密檐式和亭阁式两种。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组成,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常简单,只有两层相叠的四方形石板组成,并且很矮小,很不显眼。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塔身为佛龛式,在龛门的两侧各雕刻一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在塔身外侧石壁上,镌刻着碑文题记,这是唐代石塔的一大特点。亭阁式的塔基和塔身比分与密檐式相同,塔顶部分为歇山庑殿式,顶上分为四条垂脊,并雕刻瓦垄、勾头、滴水等构件。塔檐下雕刻仿木式椽头、 角梁等。
辽金两代类型比较丰富,不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塔,还有经幢式的石塔。在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石、木等材料混合建造。唐代砖石结构的塔几乎都是四方形,到了辽代由四方形发展到了六角形、八角形。
元代从尼泊尔引进一种覆钵式塔,还建造了造型独特的塔门。随着藏传佛教的流行,覆钵式塔开始成为元代的主流。覆钵式塔身和塔基座上雕刻的装饰较少,主要有狮子、大象等。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塔主要用砖材建造,也有一部分用琉璃材料,外表十分美观。大多数塔表面都涂饰白灰,成为白塔。
明清两代在建塔的形式上,在砖石砌成的楼阁式的基础上,在塔身外面贴以琉璃砖,建造成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
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建造的唯一一座佛塔。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北京修建的最早的佛塔是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
B. 唐代密檐式佛塔的塔身的龛门两侧各雕刻一尊金刚力士。
C. 辽金石塔的类型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四种。
D. 元代佛塔建筑形式的主流是有藏传佛教风格的覆钵式塔。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北京古塔形制的变化是随着统治者的爱好变化而改变的。
B. 中国唐代以前的佛塔多为抗震功能好且便于登临的木塔。
C. 从唐代开始中国佛塔由多木制发 展为多使用砖石等材料。
D. 明清两代所建造的佛塔出现了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
3. 请根据上文中对不同时期佛塔特点的介绍,判断下面材料中的佛塔应该属于哪个时代,并简要说出你的依据。(4分)
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各层塔檐的角梁皆为木质。天宁寺塔建于一个方形砖砌的大平台上,平台上为八角形须弥座,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壶门形龛,龛与龛之间雕缠枝莲,转角处浮雕金刚力士像;上层基座较小,每面也以短柱隔为五座壶门形龛,龛内浮雕坐佛,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塔顶的塔刹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
二、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4.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秦王购之金千斤 购:重金征求
B.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放肆
C.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
D. 见陵之耻 陵:侵犯、欺侮
5.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去:前往
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谢罪
D. 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以其无礼于晋 良曰:“长于臣”。
B.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