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040个字。
2 说和做
教学目标:
1.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品味文中的诗意语言,揣摩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片段。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为了祖国,他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来进一步了解闻一多先生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字音字形。
地壳(qiào)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深宵(xiāo) 漂白(piǎo)
群蚁排衙(yá) 校补(jiào)赫然(hè)炯炯有神(jiǒng) 迥乎不同(jiǒng)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lí)气冲斗牛(dǒu)澎湃(péng pài)
2.重点词语。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澎湃: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窥,偷看。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沥,滴。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一反既往:和以前的全部相反。一,和,同;既,已经;既往:从前。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3.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生于“书香门第”家庭。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4.作者臧克家简介。
臧(zāng)克家,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目标导学二:整理课文脉络
1.补充完整课文结构图(完成作业本任务一,详见板书)。
2.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彼此有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