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3月)全科试题 (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地理.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化学.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历史.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生物.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数学.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物理.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英语.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doc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政治.doc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三)
语 文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8.3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从南北朝到晚唐宋初,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其规模、造诣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________。在此期间涌现出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大型雕塑群,无一不让今天的艺术家们________。可是,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对这些艺术作品却________。
A. 并肩 望洋兴叹 视而不见 B. 并肩 赞不绝口 侧目而视
C. 比肩 赞不绝口 视而不见 D. 比肩 望洋兴叹 侧目而视
2.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B. 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C. 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D. 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 为了方便请教,想惠存您的电话号码。
B. 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感谢您的鼎力相助。
C. 令郎天资聪颖,他日定成国家栋梁。
D. 小店刚刚开业,欢迎各位大驾光临。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到了天池,有人脱口说了一句:“春水碧于蓝。”________这样的风景就像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的一样。
① 它们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
② 天池的水,就是碧蓝碧蓝的。
③ 池水极平静,雪山和塔松倒映在池水当中。
④ 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
⑤ 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
A. ②①③⑤④ B. ②④⑤①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⑤①②
5. 某校文学社准备编写一本散文集,挑选了三组散文,要为每组散文拟一个专题名称。所拟名称与各组散文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第一组:《登临黄鹤楼》《雨中访滕王阁》《又到虎跑泉》《观壶口瀑布》
第二组:《菜畦蝴蝶飞》《耕牛的背影》《袅袅炊烟升起》《麦苗青青》
第三组:《传统团圆饭》《幸福在元宵节》《飘香的酥油茶》《洁白的哈达献给你》
A. 亲近自然 儿时回忆 美好生活
B. 行万里路 儿时回忆 潇洒人生
C. 行万里路 田园风光 美好生活
D. 亲近自然 田园风光 潇洒人生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汤海秋传
姚 莹
海秋汤氏名鹏,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进士。初为礼部主事,年甫二十,负气自喜。为文章震烁奇特,诸公异其才,选入军机章京。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擢山东道监察御史。
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每致书大吏,多所议论。及为御史,再旬而章三上。有宗室尚书叱辱满司官,其人讦之,上置尚书吏议。君以为司官朝吏,过失当付有司,不可奴隶辱之;此臣作威福之渐也,吏议轻,不足以儆,援嘉庆中故事争之。上以为不胜言官任,罢回户部员外。而君方草奏,大有论建。未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子》九十一篇。篇数千言,通论治道学术;《明林》十六卷,指陈前代得失;《七经补疏》,明经义;《止信笔初稿》,杂记见闻事实。诸作皆出示人,惟《止信笔初稿》人多未见。或问之,曰:“此石室之藏也。”英夷事起,沿海诸省大扰。上再命将无功,卒议抚通市。君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