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00字。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2.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祭文的写法。3.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在叙事中抒情的写法。教学难点:祭文的写法。教学方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第一课时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1.概括这三段的意义:
答: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
依;第三段叙述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分析四~六段。
2.词类活用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遇汝从嫂丧来葬③而汝抱无涯之戚 ④其传之非其真邪⑤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⑥入之纯明宜业其家者⑦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⑧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3.区别古今意义:
①明年,丞相薨 ②去年,孟东野往③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④未可以为信也⑤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
(二).概括这三段的段意。答: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答: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1.概括段意
答:①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②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
之意; ③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2.这三段中,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是在叹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2.下列各句中哪些字是通假字?怎样理解?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⑥悠悠苍天,曷其有极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②然后惟其所愿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二)分析段落意义: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
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