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卷A(7科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22 19:16: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A卷)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7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
  诗歌与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足见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美的诗篇,从最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唐诗宋词,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可以为诗又可以为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花鸟,这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据。但从接受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不是仅凭感官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  
  诗有诗的语言,画有画的语言。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诗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画用笔墨来再现或者升华物象给予艺术家的感受。诗人与读者的交流是在一个意象的空间里完成的。诗人描绘的是一个设计的世界,但是读者感受到的分明是一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界 ”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表现为“情景相生”,而无我之境则是“ 物我相冥”。情景相生主要表现为情以我在,以情着物;物我相冥主要表现为物因我宜,异体相通。在绘画与诗歌中,王维并臻同一高度,是为情景相生的有我之境;王国维论 “无我之境”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证。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但是画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也是诗人和画家的理想人生境界。  
  意境打通了诗歌与绘画的关节,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就像宋代画院的考试题一样,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难倒了多少考生,而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香 ”的意境便跃然纸上……
  1、下列对“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与绘画有着亲密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有意境,《诗经》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最早的实据。
  B.“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是与物境、情境并提的诗词必有的“三境”之一。
  C.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表现为“情景相生”,即“有境界”; “无我之境”则是“物我相冥”,即“无境界”。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而王维的情景相生的诗歌与绘画属于“有我之境”。
  2、关于“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说的“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表明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连接点就是意境。
  B.诗歌有音韵美,绘画有笔墨美。尽管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并诉诸不同的感觉器官,但意境的营造却将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
  C.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同时存在于我国诗词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中,成为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
  D.以“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作画,在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就能表现出“香”的意境,这充分证明了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绘画是视觉艺术,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因而境界狭窄;诗歌是听觉艺术,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因而境界开阔。
  B.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无论是“有境界”还是“无境界”,“造境界”还是“写境界”,“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属于意境。
  C.“情景相生”和“物我相冥”是两种不同的意境,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绘画与诗歌中均能得以体现。
  D.诗是文字的艺术,画是笔墨的艺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诗歌和绘画都需要意境的营造。
  二、古诗文
  (一)文言基础(21分,每小题3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B.靡室劳矣            靡使归聘
  C.会不相从许          怅然遥相望
  D.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
  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蒲苇纫如丝        玁狁孔棘             摧藏马悲哀
  B.忳郁邑余侘傺      偭规矩而改错         箱帘六七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