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全科试题(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25 13:01: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数.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2018.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所有题均为必答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成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无不休现出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中国士人推崇“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学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奏之峻厉,汉之雄浑,魏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瓷器、丝绸、刺绣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百姓日用中见文化之道,形成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日常生活审美中,百姓福乐人生观居主导地位;吉利祥和成为主要审美诉求;福禄寿喜成为民间艺术主题;各种谐音似形的世俗生活本福的吉兆祝福,成为实用工艺品的象征意义源头和想象空间框架,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浸染,则会发现很多怪诞审美意象无法解释。如五福捧寿中蝙蝠形象、马上封侯的骑马猴、大吉大利的公鸡荔枝图等,对于外国人恐怕都是无法以常识和形式规律来推断的审美怪癖。连我们早已习习惯的龙的形象,西方语境中也会认为是恶龙和丑陋爬虫,可见审美情趣与文化系统密不可分,尤其在稳定传承的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0日15版,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以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文化为根本,以中国人的审美情理和审美艺术为外化形式。
  B.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C.世外高人在担水砍柴间能解悟土风妙道,村夫石匠在造园立石中蕴藏天机野趣,这充分说明了凡俗的日常生話中隐藏着高雅的审美情趣。
  D.日常生活审美中,实用工艺品以吉祥和福禄寿喜作为其象征意义的源头和想象空间的框架,这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列举各个朝代审美趣味不同的“面目”“气息”,以此证明时代的精神气质会影响其艺术风格。
  B.为了证明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有着密切联系,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作者举了蝙蝠形象、骑马猴图、公鸡荔枝图以及龙的形象等例子,意在说明中国人具有怪异的审美偏好,
  D.为了证明“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作者从百姓日常生活审美特点的角度入手展开论述,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因为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站在后台看人生
  朱光潜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已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