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 22: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挖掘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br>
——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br>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太平分校    蔡 云 青<br>
Email:gqwen823@sina.com<br>
一、  缘起<br>
   语文难教难学,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在全社会已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语文教改之路怎么走,如何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能”转变为“低耗高能”,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严峻的问题。<br>
我们知道,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特性。语文的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文的人文性促使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搞好基本功训练,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呢?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同志指出:必须强调一个“实”和一个“活”字。我们认为,所谓“实”,就是指语言训练要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下死功夫,以形成一种习惯,掌握一种技能。从古到今,几乎所有学习语文的成功经验,都证实了这一点。所谓“活”,我们理解,语言训练不但要刻苦,而且要生动活泼,不能搞得呆板、机械、僵化;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做到:1、把语文看成是活的学习对象,而不囿于封闭的、信息相对滞后的教科书。2、把学生看成是活的教学对象,而不是当作被动接受的、缺乏创新的容器。3、把语文教学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而不是看成孤立的、为了对付应试的手段<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