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全科试题(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6/6 22:16: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文数.doc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理数.doc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理综.doc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文综.doc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英语.doc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语文.doc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保障了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从御吏与谏官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秦汉时期形成了御史与谏官并存的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
  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他们在监察朝官、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保障良好的政治法律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它也不可能超越整个政治法律体制。皇权对监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侵蚀的危险。以汉朝为代表的台谏分置监察体系,以唐朝为代表的台谏相辅监察体系,都对君主起到约束、规谏的作用,但约束最高权力的监察制度能否发挥功能,却深受君主个人的影响。此外,在复杂的政治权力环境中,少数监察官或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诱惑,制度虽称良善却难达预期。
  (摘编自张生《古代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西周始到晚清,对国家吏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变化。
  C.监察权本于天道,是至高无上的、公平公正的。天道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
  D.监察官按照法律行使职权,被监察的高官显贵甚至君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
  【答案】B
  【解析】A 项“对国家吏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于文无据。C 项天道不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D 项“甚至君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与后文“皇权对监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侵蚀的危险”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及沿革说起,然后重在论述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B.“贞观之治”的事例说明监察制度运行有效,君主应奉法而治,监察官应严明职守。
  C.文章第二段提出监察权有最高权力属性,为后文论证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提供论据。 
  D.文章第四段从皇权和监察官本身两个方面论证了监察制度的功能有被消解的可能性。
  【答案】C
  【解析】不是为后文提供论据,“监察权有最高权力属性”和“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都是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监察制度及其附属机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正的政治法律秩序。
  B.无论是复合性体系,还是单一性体系,监察官监察都具有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C.监察官行使权力时代表君主,虽官品低,却可以绕过御史台长官直接独立行使职权。
  D.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若监察官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惑,监察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答案】C
  【解析】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绕过御史台长官直接独立行使职权”,原文的意思是,“为避免职务干涉” 时,御史才能“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清 水 湾
  阎连科
  ①世界是相异相悖的。
  ②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都城嘛,也许是应该的。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边陲仆从的感觉了。而港岛的东陲西贡,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
  ③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炊烟。原来在山上——原来香港是岛也是山;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