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2017级2018年春半期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文.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2017级2018年春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荷塘月色》第4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这段文字依次写了荷( )、荷( )、荷( )和荷( )。(3分)( )
A.花——叶——香——波
B.叶——花——香——波
C.香——波——花——叶
D.叶——波——花——香
2.下列对这段话的逻辑顺序的安排,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3.这段文字描写荷塘的景色十分精彩。下面是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子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阅读《囚绿记》 12—14自然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4.画线句与选文的第一段哪一句相照应?作者为什么“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2分)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我的春天
史光柱①
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绞断。留下一条根,深埋在岁月里。那是1984年的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往前一年,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再往前一年,我走在滇东老家的山道。父母送我入伍,父母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