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全科试题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7科7份)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2017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题号下面。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原创)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正面临全新机遇和挑战。历史上,中国曾处于文化强势地位,彼时我们面对海外受众,抱持“化成天下”的“老师思维”。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我们又经历了较长时间虚心学习外国文化的“学生思维”。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日益繁密,以更加平等的“朋友思维”在海外开展文化交流的做法渐成日常。然而,中国文化如果要走出去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大空间,还需要有“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指的是一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让用户在产品或服务使用过程中更好实现个人价值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当代社会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倒转”的重要标志。
“用户的成功才是产品的成功”,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除了要让人感受到善意之外,还必须从“非刚需”走向“刚需”。为此,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需要尊重现实规律,以用户个人需求和个人成长为中心,使用户在体验后真正有所知、有所乐、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从而有所恋、有所敬。只有以用户为根本,在服务中让用户愉悦地实现知识、认同、情感或价值的提升,产品才能成为其生活一部分。换言之,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并非只要我们表示出“友好”就够了,还要针对海外民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战胜同类“竞品”,这才是文化走出去实现民心相通的关键要素。
理解用户思维,要抛弃简单臆测和自我想象,跨越文化差异,深入海外用户实际生活进行研发。在多年文化积累熏陶下,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其语言、文化、习惯、年龄、职业、阶层、心态不同,期待也完全不同。例如,东亚地区对中国文化较为熟悉,其青年时尚爱好者喜欢不断接触新鲜亮丽的时尚文化;非洲地区处于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观众对于讲述个人奋斗、家庭伦理的影视剧更为期待;欧美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与技术创新活跃敏锐,深层思想交流需要保持足够的理性高度、学术严谨性和个性化尊重。在文学、出版、影视、动漫、游戏、体竞、艺术、展览、演出、科教、旅游等各个领域,各国用户每天都在不断成长,市场不断细分,“竞品”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走出去”的机构不断开展更有针对性地研发、译制、合作与传播,以专业高度精准邀请熟悉海外用户需求的高端人才参与策划设计,深耕细作、反复磨练。唯此才能推动更多内容在国内出新出彩、稳获市场,在海外扎根生长、蓬勃传播,从而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创造,体现出更为丰富自由、善良友好且聪慧有趣的国民文化品格、社会文化氛围与国家文化气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更加主流、智慧、开放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蒋好书 《文化走出去要有“用户思维”》 原载《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文化弱于外国文化,我们曾以“学生思维”的思维方式虚心学习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倒转”,使得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用户思维”成为更适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思维方式。
C.我们只要针对海外民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战胜同类“竞品”,就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民心相通。
D.理解用户思维,不能凭主观臆断,而应尊重现实规律,跨越文化差异,深入用户实际生活,了解用户个体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旨在阐述,当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思维模式应由“朋友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
B.第三段表明“用户思维”应该是尊重现实规律,把用户个人需求和成长作为中心。
C.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在不同文化的积累熏陶下,用户的期待也往往不同。
D.文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论证,思路清晰,论证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现在在海外举办文化节庆、艺术活动,与各国民众分享中国语言、文化、故事和产品的做法,更多地是“朋友思维”的表现。
B.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大空间,需要有“用户思维”,但“朋友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
C.我国一些出口译介的书籍,有时因内容艰深或背景陌生而难以推广。这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用户思维而到导致的结果。
D.理解用户思维,既能促使中国文化在海外扎根生长、蓬勃传播,又能推动其在国际交往中的自我更新与创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