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四合院》ppt1(共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课件共36张,教学案约990+2070字。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老北京的四合院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把握文章的说明思路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
重难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
一、旧课反馈
二、导入新课
三、作家作品:见学案
四、整体感知
1.文章总体结构上有何特点?明确:总----分----总
2. 根据文章总体结构,简要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开头两段,点出四合院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写四合院里种种富有诗意的生活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结四合院里的四时特点
3. 第二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四合院的?
明确: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次序,逐一描写四合院里的种种富有诗意的生活
4. 文章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文字在文章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1)开头作用:①照应题目点明文章写作对象及其特点;②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四合院的四季特点。
(2)结尾作用:①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突出四合院中一年四季的诗情画意;②语言整齐,富有诗意,令读者回味隽永
5. 文章中写四合院之夏部分中的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上文写北京的长夏“天气炎热”,因此,本段文字中先以一个问句承上,并引起下文,突出四合院之夏人们的生活细节,富有诗意。
6.阅读文中叙写四合院之春这部文字并分析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来突出四合院中富有诗意的生活特色
明确:①四合院中人们迎春和春光明媚的场景②四合院中人们过年和拜年的场景③四合院儿中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
7.本人虽然是写老北京四合院和四合院里一年四季的生活,但在表达上却颇有诗意,请从句式修辞等角度简要赏析
明确:(1)多用短句且整齐对称富有诗意。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用四句类似小诗的文字概括四合院四时特征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
(2)多引用诗词,赋有文学色彩。文章开头即用“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诗句营造了四合院中国式的诗境,富有文化内涵。
……
【导学】
教学目标:邓云乡的《老北京的四合院》,用抒情的笔调,华美的词章,挖掘出四合院里埋藏着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作者介绍: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
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邓先生是极个别能让历史“活”起来的学者,既渊博厚重,细研历史文化,又细致闲情,深通民俗风情。云乡身后,谁能继之?呜呼,先生生前,默默无闻,如今人们才愈来愈觉出他的价值。
【导思】字音辨识:
1、单音字
掸尘( ) 瓦垄( ) 摄取( ) 温馨( ) 明媚( )
坠泪( ) 雪霁( ) 酷热( ) 缥缈( ) 够呛( )
混沌( ) 旖旎( ) ( )
2、多音字
绰约( ) 狼藉( ) 院落( )
绰起( ) 枕藉( ) 落枕( )
【导练】
1、文章总体结构上有何特点?
。
2、根据文章的总体内容,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试分析每个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段 。
第二部分:( )段 。
第三部分: ( )段 。
3、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四合院的?
。
。
4、文章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文字在文章中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开头作用: